“應從宣傳方面多下功夫,改變村民根深蒂固的觀念。”“引導村民簽訂承諾書,遏制不良風氣”……
近日,一場“接地氣”的協商活動在洪瀨鎮開展,南安市政協領導黃春藝,市委宣傳部(文明辦)、市民政局,市政協臺港澳僑聯絡辦,民族和宗教委等相關負責同志,部分市政協委員,洪瀨鎮黨委、洪瀨鎮四都片區7個村黨支部書記、老人協會會長等會聚一堂,暢所欲言、各抒己見,聽取群眾意見、汲取群眾智慧,對《洪瀨鎮四都片區新時代文明鄉規民約》(以下簡稱“《鄉規民約》”)加以完善并推動實施。
針對目前部分農村地區尚存在的攀比、炫富、浪費等陳規舊俗,洪瀨鎮政協委員聯絡組熱情回應群眾急切,把移風易俗列為“關注民生事有事好協商”主題,組織政協委員深入有關村開展調研,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。
通過近一個月的走訪、調研、座談,洪瀨鎮政協委員聯絡組最終以“完善四都片區新時代文明鄉規民約”作為主題,制定了一份涉及紅白喜事的《鄉規民約》,希望解決陳規陋習,深化移風易俗,倡導文明新風。
對于農村攀比之風盛行,“人情”居高不下,鋪張浪費現象嚴重,如何有效治理?會上,政協委員許琦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應從宣傳方面多下功夫,如多開展類似集體婚禮、好媳婦好婆婆、道德模范評選主題活動,激發群眾‘效仿效應’,陳規舊俗或能迎刃而解。”
“我們村2019年起逐漸推行有關規定,約束村民鋪張浪費行為,取得了一定成效,甚至有村民主動不辦生日宴,將錢捐出,修繕了20多盞路燈。”躍進村黨支部書記王清山說,移風易俗要大力推動,也要注重潛移默化,鎮村干部、政協委員平時就要多走進群眾當中,多聽、多聊、多做思想工作。
“《鄉規民約》提出后,最開始執行時一定會遇到困難的,中間過渡期就顯得尤為重要,我建議可以設置‘紅黑榜’,對積極響應的村民給予獎勵,反之違規者也會有相應懲罰。”政協委員陳超藝表示。
“黨員、干部先做表率,模范、鄉賢帶好頭,以少數帶動多數。”“村干部要定期入戶宣傳解釋《鄉規民約》,推動約定深入人心”……一次次真誠的發言,一條條寶貴的建議,為洪瀨鎮推行《鄉規民約》提供了重要參考。
在召開協商議事活動前,洪瀨鎮黨委副書記、政協委員聯絡組組長黃偉民心里其實并沒有底,但當天熱烈的討論氛圍,讓他感受到了群眾智慧的力量。他深有體會地說:“大家的事情大家辦,有商有量才能找到最大公約數,‘有事好協商’,就是要多聽百姓意見、尊重百姓意愿,今后,我認為各村還是應繼續收集好群眾意見建議,通過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反饋、完善,等《鄉規民約》正式定稿后,再交由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去進行督促落實。”
協商會上,黃春藝充分肯定了洪瀨鎮政協委員聯絡組的積極推動。他要求,民約內容要進一步完善細化,加大對群眾的宣傳力度,村兩委和老人協會要帶頭執行鄉規民約,并加強監督,切實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,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實效;希望政協委員繼續圍繞鎮黨委、政府中心工作,關注民生小事,充分發揮聯系群眾的橋梁作用,積極參政議政,提升履職能力。(記者 黃藝彬)